客服热线:13173219281

观察:再减800亿 税收红利为制造业发展添动力

2021-04-07 20:05:03浏览:41评论:0来源:人民网   
核心摘要:编者按:“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制造业加大研发投入。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有何积极的意义?站上新起点,税收政

编者按:“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制造业加大研发投入。

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有何积极的意义?站上新起点,税收政策如何推动制造业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人民网经济民生采访部推出“税收红利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观察。

“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近日,一项利好于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税收支持政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了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会议决定,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加强创新,积极转型,有助于推动整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步伐,助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好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不断优化完善,税收鼓励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主要是一项税基式优惠政策,指在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中,除扣除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之外,通过加计扣除实际发生额的100%,实现税基的减少,从而降低制造业当期的税收负担,达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的目标。

记者注意到,这不是我国第一次对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进行调整。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有关问题的公告》。明确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

近年来,为鼓励企业加强研发,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不断提高,税惠红利已经成为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有力政策支持。

税收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五年累计减税2.54万亿元。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发展,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等融合互促。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技术制造业是“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发展的突出亮点,销售收入累计增长超过1倍,年均增长15.1%。一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产品实现突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比如机器人、工业控制系统、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关键产品销售收入均超过2倍,医疗诊断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重要装备销售收入增长也超过2倍。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是工业的根基,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然而,我国制造业发展在产业更替及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其中研发费用的投入是衡量一个企业成长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将制造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旭红表示,创新是我国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由于科技研发的时间长、投入大、回报期长、外溢性强,因此,在企业创新发展时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激励能够鼓励更大规模的研发及创新,给经济增长带来乘数效应及优化增长的质量。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以市场主体为支点,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为我国向制造强国目标迈进助力。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卓越物流,畅达岛城——2024第三届青岛市优秀物流服务商评选”榜单揭晓

上一篇:

2020年马达加斯加对外货物贸易情况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