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列从德国汉堡发出的中欧班列(齐鲁号)到达济南,装车后再次转运上海,这是济南累计开行的第2000列“齐鲁号”。2017年,济南开行首列“齐鲁号”,到2021年突破1000列,而从千列到2000列,仅用一年四个月时间。
山东高速国储物流有限公司业务职员霍元鹏:“目前我们在开行的列数,每天都能达到两列以上,开行的时间是越来越固定,客户发运的货物的量集结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开行的品类是越来越丰富。”
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济南一直缺少海向陆路大通道,这也是交通物流发展的短板。而济南历城区董家镇片区,濒临机场、高速、铁路货运站点,具备成为交通枢纽的基础条件。2019年开始,济南以董家镇站为基础,规划建设国际陆港。
济南市历城区委书记张军:“从我们打造国际贸易综合贸易枢纽来讲,董家货运中心布局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枢纽)培育的过程。同时我们和海关济南关和青岛关也签订了互认的协议,那么在济南关封关验收之后,在青岛关就可以直接出口了,方便了企业对外的一些贸易。”
软硬件双向发力,济南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从济南开行的中欧班列(齐鲁号),东向可达省内沿海港口,西向直通边境口岸。今年以来,齐鲁号为济南300多家外贸企业运输货值近5.9亿美元,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山东高速国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磊:“增加了我们的延伸服务,比如班列加综保、班列加贸易,班列加跨境电商以及班列加供应链金融,对济南的外经贸的服务有很大的支撑。我们也引进了相关的物流或国际贸易的企业达到将近30家落地。”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还要推动相关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浙通物流是临沂一家本土物流企业,一直以来只做临沂到义乌单条线的物流业务。由于线路单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少中小物流专线公司都面临这类困境。
临沂商城浙通货物托运部总经理王郡良:“过去单线发车,一些发往温州、台州、杭州这些货物呢我必须通过义乌搞二次中转,一搞中转它就把中转费用把我的物流成本效益给吃没了。”
围绕物流产业提质增效,山东推动产业标准及服务软联通。临沂市通过政策和补贴,引导当地最大的供应链平台顺和公司,成立物联共享平台。顺和联合19家物流专线企业,统一品牌,统一标准,帮助19家小专线实现转型升级。现在,顺和物联年运量超过5000万吨,300多条物流干线形成成鲁南地区重要的贸易廊道。
山东顺和集团党委书记、顺和物联董事长兼总裁赵玉玺:“把小专线做成大专线,大专线做成大家的专线。这样互相赋能,节约场地节约人员。”
依托完备的运输体系,济南、临沂入选国家首批补链强链城市,获批30亿元奖补资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山东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501.8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等合计拉动增长10.8个百分点。